Gate遭遇大幅下滑超347%,投资者恐慌性抛售,投资者瞩目-爱游戏体育下载
12
2025 / 08 / 21
扑克百家是扑克投资家的活动运营平台,专注于大宗产业及金融市场热点话题讨论,定期邀请业内专家大佬进行主题分享。本文来自第37期扑克百家,转载请后台联系或发邮件至rym@puoke.爱游戏体育下载com
编者按:PTA市场历来不缺故事,今年也不例外。ACP谈判、G20峰会、汉邦220万吨装置重启复产等事件影响着PTA市场。市场博弈因何而起?PTA价格后续又将走向何方?带着这些疑问,本期扑克投资家百家邀请 凯丰投资上海分公司能化市场总监韩耀杰 对PTA产业链现状及未来走向进行分析解读。即使对PTA行业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也能通过韩耀杰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有所收获。
本期嘉宾
▼
尊敬的各位朋友,晚上好,ayx体育我是深圳市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韩耀杰。今天很高兴受扑克百家的邀请,来跟大家分享PTA市场的现状和未来的展望。今天的主线围绕我6月份曾做过的一份小范围报告的提纲展开,首先描述一下行业的宏观环境,第二重点谈行业上游的情况,也就是汽油、石脑油、PX等的情况,第三谈G20对PTA行业的影响,最后做一下市场展望。因为是微信群在线发言,我不太清楚大家目前对这个行业的认识状态,可能大家对行业理解的深度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我先快速分享一下PTA行业一些基本的情况。分析行业离不开宏观经济,要理解行业,首先要理解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几年中发生的变化。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制造业全面地融入了全球市场,带来了多年的大宗商品牛市。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铜、煤炭、原油等都在中国的需求融入全球的环境下,出现了持续性的牛市行情,这波行情在国内以2013年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增速见顶为明显的信号。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在2013年已经出现拐点,一方面在反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也呈下降态势,全球的经济形势从通胀的背景逐步向通缩演变,这是我们所处地全球环境大势。
自从美国3次QE以后,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已逐渐递减,美联储的第三次QE纯粹是为了提升就业。目前全球货币在不断超发,但经济还有很大的通缩压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的人民币汇率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呈现升值的态势。但是当中国的经济出现拐点以后,人民币就存在贬值压力。对应到我们的贸易上,过去的国际贸易以及中国很大部分的内贸是在一种通胀预期的情况下发生的。比如说在2012到2014年有很多融资贸易,那是因为大家认为未来是通胀的趋势,因此囤货预期未来上涨,企业、贸易商选择囤货、融资商也利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断地去买美金货,变现成人民币炒人民币资产、赌人民币升值。因此,汇率预期会大量地影响我们的国际贸易。
一旦经济预期向通缩的方向发展,由于未来价格会走低,所以人们囤实货的需求就会大幅下降。人民币的拐头趋势向下以后,做融资贸易的贸易商也会出现难以维系的态势,未来借美元还人民币的时候会偿还更多人民币。经济形势、汇率、还有贸易的流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期货流动性仓单会起来的原因是前些年很多贸易商愿意囤实货,目前因为实货的流动性在不断地下降,第一融资贸易商已经无法维系,第二因为通胀情况下的预期下的虚拟的各个环节的增库存也难以大幅维系。通缩情况下各方面都在去库存,整个贸易流处于萎缩的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PTA去囤实货和在期货上买性质差不多,但当现货很难去脱手时自然很多投机性的买盘就会转入期货。同时因为PTA的贸易流动性的下降,再加上PTA大厂因为亏损愿意直接跟下游去签合约做贸易,中间贸易商的生存环境恶化,这样也带来中间贸易商不敢不敢进行更多的贸易量的扩容。所以这就会出现PTA所谓的脱实向虚的情况,因为期货流动性好于现货,更多人会进入期货贸易,包括点价交易的扩大。同时,因为PTA的期货结构是远月升水,套利商在全年有较多无风险套利的机会,仓单容易解压,容易变现,库存仓单化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以上讲的是第一部分背景分析。
PTA的上游是原油,原油中间有很多链条,传统的路线是石脑油、PX(对二甲苯),然后到PTA,加MEG(乙二醇)后生产聚酯,制造成布,服装,饮料瓶等。目前这个产业链好在人类没有新的技术革命来生产能够替代聚酯的产品。当初人类制造人造纤维最主要是来工业化地替代棉花,现在聚酯的用途已经是越来越广泛,聚酯替代棉花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至少目前看来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新型人造纤维能广泛地、低成本地替代聚酯,这是我们应该行业庆幸的地方。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于高端服装和饮料包装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所以聚酯的需求也是在正增长。全球今年聚酯的需求量会超过8000万吨,总的市场蛋糕大概是这么大。
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我们有完善的纺织业一体化产业链,这是竞争优势。但是我们的劣势在于芳烃PX产能不足,PX的进口依存度还在略低于50%的水平,这么大的进口依存度很容易被进口卡脖子。这种市场结构造成下游在全球有竞价优势,但利润很容易集中在上游。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行业环境,是业内谁都没办法逃避的现实情况。其实化工和能源来比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从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体量来看,化工和它们比都是小字辈。
接下来进入第二部分对于上游形势进行探讨。目前行业的主流包括国外的投行还有国内一些能源机构大体认为2017年的原油价格会维持在45到55美元/桶的相对好于今年的区间。理由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降会带来产量的下降,同时需求正增长。汽油的情况是,今年不管是新加坡的汽油裂解价差还是美国都是差于去年同期的,柴油也是如此。虽然说无论美国欧洲还是中国汽油的消费都是在正增长,但是出现这种状况可能还是跟炼厂预期过好导致准备过于充足有关。
去年汽油的裂解价差其实是出乎意料的好,这刺激炼厂从去年的四季度开始大量地备货。不光是中国的炼厂,美国、欧洲都在大量的准备汽油,为今年夏天预期的汽油需求旺季做充足的准备。中国的混合芳烃的进口量在去年四季度开始迅速地飙升,今年上半年还出现过华东、华南地区大量的储罐被混合芳烃所占据,导致一时间储罐出现紧张的状况,很多原本存甲醇的罐子也用来放混合芳烃。混合芳烃主要成分还是芳烃,抽提掉纯苯后是生产汽油的原料之一。可以认为调油商也在充足地预期今年的汽油会很好。但现实是以中国为例,今年我们遗憾的看到南方多雨,长江流域甚至说北方的一些区域都出现了严重的洪水和城市内涝,严重抵消了汽油和柴油的消费。
接下来将要展示的两张图来自伍德麦肯兹。上图是新加坡95号汽油对迪拜原油现货的价差情况。柱状图显示今年的状况是低于过去5年的平均值的,这根灰色线是去年的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差距非常大,反映汽油的需求没有预期想象中那么好。
第二张图是欧洲汽油裂解价差的情况,除了七月份低于过去5年的均值以外,至少欧洲在二季度的状况基本上超过/达到5年均值,但是跟去年比也是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去年灰色的线在夏季的时候曾经出现了非常好的裂解价差,这导致大多数全球的炼厂都在为今年的汽油备货。所以我们看到最近美国的汽油库存虽然有下降,但是总体上的库存还是处在5年均值之上的情况。
石脑油有轻重之分。轻石脑油可以作为调和汽油的原料之一,也是烯烃的主要来源。重石脑油一般是用来生产芳烃,也可以用来调和汽油,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一个相关联的现象是因为汽油的裂解价差大幅走弱,用石脑油调油的经济性已经变差,炼厂可能倾向于将石脑油转为更多生产芳烃和烯烃,或者是将石脑油外卖。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年的石脑油裂解价差处于很差的水平。
第三幅图是日本的石脑油对布伦特的价差情况,目前价差已经处于非常低的低点。目前的石脑油价差偏低,后面不管是芳烃和烯烃装置开启、还是冬季汽油生产,个人认为大概率四季度的亚洲的石脑油裂解价差应该是处于小幅修正、而不是持续继续下行的状态。
总之汽油全球的消费还是在增长的,但是因为去年的裂解价差过于好,导致全球的炼厂为今年汽油生产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导致尽管今年需求在增长,但是供给大于需求,汽油的压力没办法迅速的缓解。中国汽油、柴油的出口也是在不断地增加的。
这张汽油出口图是我6月份做的,后面没有更新,但大概趋势是不变的。汽油的压力传导到石脑油,导致石脑油裂解价差是很差的。但是是不是因为石脑油差了PX就一定会差?下面来看一下PX的情况。
另外补充一点是关于石脑油的,除了调油的需求外,在轻石脑油方面还要面临LPG(液化气)的竞争。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我再贴一张日本的丙烷跟日本石脑油的价格走势情况图。
一般认为当丙烷和石脑油的价差在50美元以上时乙烯裂解装置有动力去适当地提高LPG的投料量,适当地减少石脑油的投料量。乙烯裂解或者重整裂解是一个联合装置,是有很多产品,原料的变化一定会带来后面很多产品的产出率的变化。因为炼厂下游产品一般背靠背签长约,也不可能因为某个原料特别便宜就大量地投用这个原料。如果大量投LPG一定会带来后面不同产品出率的下降,导致产销不平衡,所以LPG对轻石脑油替代是有一定界限的。除非炼厂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或者说新建炼厂,比如美国建乙烷裂解,或者是丙烷脱氢等等,装置在设计之初,就大量用轻的原料。但是LPG对石脑油替代的趋势是不变的,比如目前已知台湾的一些裂解炼厂可以在5%到15%之间波动,LPG价格不好可能只投5%到10%,好了就投15%。目前还没有大量替代石脑油的报道,但是这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今年石脑油裂解价差变差主要可能是由于这三个因素导致的:第一个是汽油,第二是LPG的替代,第三个是中东供给的增加。这是我个人对于今年石脑油裂解价差这么差的理解。再补充两点,其实还有两个潜在因素。以前中国的地炼在没有大量进口原油的资质的情况下大量进口一些劣质原料进行生产,当它的原油用更好的原料来生产时,也会提高石脑油的出率。
因为大部分地炼炼厂是以成品油为主,较少去配下面的化工,导致石脑油有可能出现供给增多的情况。第五个原因是中国的煤化工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对于乙烯和丙烯的供应,这种煤化工路线对于原油传统路线会产生一些替代效应,促使需求减少。
由于中国不是全球石脑油进口大国,东亚重要的石脑油进口集中在日本、韩国、台湾,所以中国的石脑油进口大部分并不会对中国的石脑油供应产生太大的边际影响,把中国的东西放在全球可能影响是有限的,但是会影响中国国内的边际效应,但全球大的问题可能还是前面讲的三个问题。
石脑油表现较弱,那为何PX加工区间维持得这么好?PX跟石脑油的加工区间已长期维持在四百美元左右,最近一直在四百二到四百四比较偏高的水平运行。核心的问题在于中国的需求,中国有接近49%的PX是要进口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PX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PX消费国,因为有下游大量的PTA和下游具有全球优势的聚酯产能。
虽然从全球的范围PX对PTA的名义产能是略微过剩的,但是从实际的产量情况来看很多装置处于停产的状态,导致PX的实际供给是略微紧平衡的,而且今年国内除了中金以外没有新增的PX装置。国外沙特和印度两套装置很可能要推迟到明年的一季度,所以在相对偏紧平衡的状态下,而且PTA维持的需求是相对增长的情况下,很难说今年就可以把PX加工区间打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外商是不会主动给国内让利润空间的。
国内PX每个月产量只有80多万吨,需求远大于产量,所以说国内也没有动力去压PX的加工区间。个人认为今年加工区间400正负20是相对合理的区域,430、440是有些偏高的水平了。正常来说从石脑油到PX的加工区间,大概是250到350之间,因为不同的炼厂的建造年代、建造工艺、规模经济等等都不一样,所以很难说PX跟石脑油加工区间在多少美元间是正常的范围。350是偏高的,250到300之间可能是相对合理的加工区间。现在PX工厂的效益很好。
从韩国的FOB PX和韩国的CFR石脑油的加工价差图可以看出价差现在明显处于偏高的状态。个人认为后面的加工区间是要小幅修正的,会往下走一些,但是我们并不能预期会出现大幅的下跌,因为毕竟市场是美元定价的,话语权其实并不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或者说不是大部分掌握在中国人的手里。总结来说,汽油因为准备得过于充足导致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况,带来了石脑油的压力。但是目前因为PX不是中国定价而是美金的外盘市场定价,话语权中国有,但不是绝对性的话语权,导致目前上游利润集中在PX的环节上,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现状。今年还不到压缩PX利润的年份,但未来两到三年随着新装置的进入,PX加工区间还是会是逐步下行。新加坡的裕廊芳烃已经开起来,但目前对市场影响还不是特别的显著。上个月初伊朗的一条40万吨PX线爆炸,导致伊朗对中国的出口停滞。如同原油一样,原油因为供给的问题,加拿大、尼日利亚、利比亚等供给端的问题导致原料上涨。PX大环境是紧平衡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出现外盘供给的波动,能给价格一定的支撑。尽管我们现在对于所谓的加工区间很不满,但是这个状况是PTA工厂必须要面对的,至少短期如此。
接下来进入第三个部分,即G20的影响。我在5月底的时候已经测算过G20的影响,目前来看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到现在为止,虽然陆陆续续有一些聚酯工厂放出了检修的计划,但实际上大的方向应该是趋严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核心区里的聚酯企业产量大概是600多万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要严格执行停产的。关于再往外围一些比如严控区,包括绍兴、宁波、湖州、桐乡部分地区,工厂要不要停产的问题。有些工厂已经报了计划,有些可能还是在跟政府协商的过程中,现在也不是特别明朗。PTA这块国内第一大厂在G20期间是一种怎样的停工状态现在还不是特别的明朗,具体情况还在和政府协商。
对于G20市场炒作也大概就已经接近尾声了,后面也不会出现很大的变数。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瓶片的销售在最近几周持续走弱,短纤也是在降低负荷,聚酯的需求慢慢往下走是毋庸置疑的。
根据核心区、严控区的PTA、乙二醇、聚酯产能对比,如果浙江地区严格去执行政策,需求的下降量是远大于供给下降量,也就说是全面利空PTA和PX的。如果说宁波这些稍微外围一点的严控区的聚酯按照比如60%的比例开工,对PTA影响可能稍微小一些、不是特别利空,但总体还是利空PX。当核心区和严控区聚酯都不停产,而且都按照目前的82%、83%,或者稍微低一点80%的比例开工,PTA降负荷如宁波地区PTA是按50%比例开车,才是真正利多PTA的。总体上看,核心区的聚酯企业大概率是都要停产,所以个人认为短期利空PTA,利多聚酯。聚酯这两周库存都在提升,但后面因为减产的存在不排除会议后会出现下游补库的需求。G20从需求下降的速度来看,整体上是利空PTA的,当然也利空于PX。但是因为到目前为止,企业的开工状况还没有最终确定,所以说还存在一些变数。
关于下半年的市场展望还是离不开宏观经济。虽然个人宏观方面不是专业的,但根据个人的一些了解和目前市场的看法,下半年国内经济地产投资增速和各种产品的价格很难超过上半年的高点。这里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最近政治局提出要防控风险,其实国内最主要风险还是房地产的风险,不是说地产要进入下跌通道,而是说过快的上涨显然是不利于宏观调控的进行和结构性改革的。目前对于银行理财(通过影子银行进入地方政府的城投债,再间接进入房地产市场)在大规模收紧,也是为了做一些提前规避风险的准备。我们后面会看到有些钱慢慢地受到限制,所以下半年的炒作氛围可能相比上半年是要差的。外围下半年很大的不确定因素之一是美联储何时加息,在这个问题上要保持相应的警惕。从氛围来看其实下半年是不利于一些资产的价格上涨。但是国内为了维持经济的托底效应,货币政策预计还是能维持相对偏宽松的状态。国内人民币汇率上的短期趋势应该能稳住。这样的情况有利于国内的资金继续偏多,也许还会在商品上再轮动。但就整体氛围可能差于上半年。这是我个人对于下半年宏观经济的大概看法。如果在宏观不发生大规模的变动和黑天鹅事件的情况下,从产业链来看,石脑油的加工区间已经压缩到非常低的水平,个人不认为它能够持续地压缩下去。PX有一定的压缩空间,但往下的空间也有限。所以在原油不出现崩塌的情况下,PTA整体上应该维持震荡市的行情,往下的空间不大。可能在PX的加工区间上再压一点,但今年把PX-石脑油砍到350美元以下的加工区间可能还是有点困难的,不排除个别一两个月有这个概率,但下半年均价很难持续地砍到这样的水平,所以PTA往下的空间相对来说是有限的。从国内资金的氛围来看,过于便宜的商品还是有人愿意去买入的。PTA往上的空间不是静态地看具体的数字,还是动态地以加工区间为一个参考。今年汉邦开起来以后,国内PTA主要玩家的策略和去年是大相径庭的。这种策略的变化导致在9月合约之前看不到大规模减产的迹象,虽然好像在200多加工区间时可以买入,但也只是一个短多。在PTA-PX1609合约加工区间又回到了400元以上的水平时,大厂在这个状态还是会维持生产,所以个人觉得1609合约还是会处于一个有压力的状态。但是从整个社会库存来看,在整个流通环节不管是PTA工厂还是聚酯工厂,囤货的空间已经很小了。一旦有大厂出现意外性停车或者持续性的装置故障就会带来现货的偏紧,价格就可能会被支撑住。因此,我们对PTA也不应过于悲观,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因为PTA在300到400的加工区间是可以运行一段时间的,但从长一点的周期看比如4到5个月都是300多加工区间是不可持续的。往下的空间不应过于悲观,但往上也比较有限。因为一旦远月加工区间又达到700或以上,工厂又有动力去买PX抛PTA,所以往上的空间受到供给增加的压力压制,在实质去产能之前,大概还是围绕加工区间震荡的态势。
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谢谢大家。
Q&A:爱游戏APP
提问者:页岩油气- MX 对PX的影响如何?
嘉宾:页岩油气只是集中在美国市场,属于非常规资源,现在还没有计算页岩油气-MX的价差。
提问者:请介绍一下目前国内PTA主要玩家有哪些?PTA格局如何?
嘉宾:PTA格局仍然是过剩的。主要玩家除了各大PTA工厂和主流聚酯工厂,贸易商主要是国贸、象屿、中联油、万向资源、方正物产、上海中期资本和青岛嘉德瑞等等。
提问者:今明两年有没有大的产能增加?总的需求有没有大的增长的可能?
嘉宾:需求大幅增长很难。我统计了一下今年1到7月和去年1到7月同比的情况,PX国内的产量增长了7.7%,PTA的产量增长了1.5%,聚酯的产量增长了3.8%,聚酯的出口同比增长了15.2%,聚酯的净出口增长了18.6%。也就是说今年聚酯的净出口状况其实是比较乐观的,同比增长18.6%的净出口相当于每个月多增加了7.5万吨左右的PTA需求。一般来说按照西方国家咨询公司的观点,聚酯需求增速贴近于各个国家GDP的增速。中国的情况也基本类似,但是个人认为今年聚酯的表观需求应该是维持在4%到5%左右的增长,应该是低于GDP增速的。从上面几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到世界是广泛联系的,因为汽油不好导致石脑油生产芳烃有更高的利润。今年PX的国内产量高于去年同期7.7%,PTA今年产量并不是特别好。虽然说汉邦出来一套220万吨的新装置,但PTA的产量同比只增长1.5%,低于聚酯的产量的增速。今年7月底PTA的社会库存是低于去年同期的,PX的社会库存应该是略高于去年同期的。我们不能因为看到PTA名义产能过剩就盲目地去做空PTA,我们要看到相对产量和聚酯需求之间相对量的变化。
提问者:请问PTA工厂维持生产必须的现金流应该是多少?加工费多少才能维持生产不亏损?
嘉宾:关于加工费的问题,其实现金流按照某大厂的说法500元附近是可以做的。生产成本有很多部分,第一是单纯的加工成本。第二个是包括原料、水、电、气、煤的成本,还有财务、物流成本等。不同的工厂因为它建造年代不同,是不是上市公司也不一样,所以财务成本肯定是有很大差异的,包括银行的融资成本、折旧成本,其实现在大部分所谓的加工区间已经不考虑折旧了。如果只是说目前的加工成本,大厂500到550也许现金流就可以滚动起来,但绝对还是亏折旧的。如果资金成本高,还是要亏资金利息等。成本还有一块是物流的费用,比如有些工厂建在大连,必须要运到华东地区,这个成本是要算进去的。
提问者:南方降雨对供给端的影响如何?
嘉宾:南方降雨对供给端影响其实是很小的,因为这要取决于它的产能分布,PTA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江浙沪,还有福建、广东。整个长江中游的降雨其实影响不大。
提问者:期货市场上前几大空头都是谁,为什么那么坚毅的持仓?
嘉宾:目前期货市场其实是没有绝对单边的大空头,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做套保的,也就是说或者是在现货端做,或者说在做近远月的套保,不能单纯的理解成合约上的大空头就是单边持仓的。
提问者:PTA巨量标准仓单如何影响9月走势?
嘉宾:现在仓单还有16.6万张,压力还是有一些的,这个问题应该会逐步化解。目前在09上的多头也不会是净多,多头也应该做了一些其它的对冲,同时也不是以产业为主,应该是以资金为主。它的结构就导致多头是接不了那么多货的。个人觉得9-1合约价差应该还是维持扩大的状态,这样才会吸引空头移仓,移到远月上来缓解近月的压力。加工区间如果还是很差的话,PTA工厂可能会买一些仓单交合约。个人觉得9月份仓单压力应该是能够比较平稳地过渡掉,刚才说的9-1价差扩大指的是绝对值的扩大。
提问者:九月交割会是个什么样的展望?交割后01合约会有什么可预期的情况发生?
嘉宾:1701合约交割后当时的现货跟一月的合约的基差应该是要修正的,可能在交割前会有一个快速的放大,但在交割后应该是要修正的。因为PTA整体的状况还是名义产能过剩的,一旦一月的加工区间扩大到让PTA工厂有利可图,往上抛售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所以也不要期望一月合约能够出现多大的涨幅,反而要警惕当一月合约加工区间出现一个比较好的行情有可能会进一步出现向下的修正。
提问者:本周PTA各主港发货紧张是否和PTA工厂回购仓单有关?
嘉宾:回购仓单本身就是经济理性人的正常反应,在这样的加工区间下不如去买货去交合约,因为生产一吨可能亏得更多。库存仓单化以后,现货渠道的库存是很低的。聚酯工厂可能有一些库存,但PTA工厂的库存就相当于就转移成仓单了。贸易商也不会囤大量现货,各种人为的或者非人为因素都可能导致在局部的地区和时点出现一种所谓的现货供货偏紧的状况。
提问者:09交割当月基差维持在百分之几内为正常现象?
嘉宾:如果到了9月份仓单还是压力较大,多头也没有信心让空头移仓,9月份贴水交割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所以很难说基差维持在百分之几内为正常现象。它取决于到了八月中旬以后多空双方仓位的变化和整个博弈的情况。因为每年行情都在变化,很多历史性的经验反而容易误导,所以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提问者:9月中旬交易所规定仓单必须全部注销,届时仓单必须全部出来,这样是不是对盘面压力更大一些?
嘉宾:这些仓单确实九月份要解压出来,但是它可以换货,即找PTA工厂和聚酯工厂,付费把旧货换成新货,同样可以出售到01合约上。我个人觉得近月在这样的一个加工区间下,PTA工厂有减产的预期但尚未兑现,到9月份以后部分货会流入到现货市场上,对现货产生压力。
在原油没上市之前,化工品的几个品种的盘子都是偏小的。不管是PP、PE、甲醇和TA,TA的流动性其实是比甲醇要好。因为它的市场比聚烯烃更成熟,而且它的供给本身就是一个过剩的,所以说它的市场波动性不如聚烯烃。我们可以把PTA作为一个整个化工品在期货配置一个锚,也就是说PTA的波动方向是相对,一旦趋势确立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不会出现聚烯烃这种剧烈的波动。当我们抓住一些趋势性机会时候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现在市场上也很多人把PTA作为一个对冲原油的一个工具,也就是说在目前情况下,因为它加工区间已经是成本定价了,所以跟原油之间相关性比以前要高一些,但聚烯烃不是成本定价,所以到目前这个状况下,聚烯烃日内的这种波动有时候很难用基本面去解释。感谢大家关注PTA这个产品和这个行业!
韩耀杰已经入驻潮汐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向他提问
▼
以上百家往期嘉宾已入驻潮汐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更多行业大咖等你来撩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扑克投资家
了解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Great value for the price. Will definitely buy again. Great value for the price. Will definitely buy again.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